回到家,刘珍珍把刘二壮成为纺织厂正式工的事情说了下,刘建国和崔桂兰打心眼里高兴。
刘珍珍趁机说自己想要去城里卖柿子:“我都打听过了,现在市场开放了,可以自由买卖。而且市场上水果比较稀缺,正好能卖了咱的柿子。”
刘建国和崔桂兰吃着孩子带回来的桃酥,想了想倒也不是不可以。
崔桂兰不懂,这事是刘建国拍板决定的。
“正好你弟放假没事,你俩就去摘柿子吧。别贪多,咱家现在不缺钱,量力而行。”
“好嘞,我摘柿子最拿手了。”刘珍珍唯一的弟弟刘三水一边吃桃酥一边骄傲拍着胸脯的说,“姐,明天你带上框子跟着我就行,你在下面捡,我负责摘。”
刘珍珍点头,感觉现在的柿子都不是柿子了,而是金灿灿的光明大道。
第二天,刘珍珍和刘三水起了个大早,姐弟俩就去后山摘柿子了。树上的柿子还青着,一个个挂在枝头,看着就舒服。
这会儿摘下来放在温水里懒,很快就能卖了,要不然还要等到秋天它们自然熟。
“三水,这片都是咱们家的?”好大一片,刘珍珍都吃惊了。
“这片是咱家的,那边那片没人管,都是野柿子,也能摘。”刘三水天天上学放学,没事就跟孩子们来山上玩,对这片清楚的不行。
很快,刘三水就上树了,他专挑那些完好的,个头又大的摘,没多久就装满了两个框子。
“行了,咱们先回去,下午再来。”刘珍珍想着,这么多柿子要是进城,可得借辆牛车拉着。
刘三水什么都听姐姐的,跟在刘珍珍后边屁颠屁颠下山了。
经过张英家门口的时候,她正好洗衣服回来,惊讶的看着刘珍珍和刘三水,“珍珍姐,三水,你们摘这么多青柿子干啥?”
在农村,这玩意喂猪都不吃,也就是馋嘴的摘点拿去解解馋,或者干脆等柿子自然熟,摘些回去,所以满山的野柿子才会那么多。
“我回去做柿饼。”刘珍珍倒也没有隐瞒。
“这么多能吃的完吗?”张英好奇。
这会儿,村里的大喇叭张芳过来了,顺嘴就接,“谁说不是呀?给我几个,我也拿回去做柿饼。”
刘珍珍和刘三水快走了几步,转身进了家门,“想吃呀,山上多的是。”
说完,就把家门关上了。
张芳气的跳脚:“不就几个柿子,用得着这么小气吗?”
张英吐吐舌头回去了。
这个张芳不是个善茬,还是少惹为妙。
回到家,刘珍珍让刘三水把柿子放在早就准备好的缸里,自己去洗菜做饭了。
刘珍珍是个在吃上面不愿意委屈自己的主儿,上次的兔肉吃完了,她想着家里还有鸡蛋,不如摊几个鸡蛋饼。
张三水文件香味,高兴坏了,“我最喜欢吃鸡蛋饼了,下午摘完柿子,姐,咱们去捡野鸭蛋吧,说不定还有鸟蛋,可好吃了!”
门外,不服气的张芳也闻见了香味,气愤的不行,“天天做好吃的,真以为自己是资本家小姐啊。”
说起来,刘珍珍也算是村子里数一数二条件好的,除了刘建国在镇上上班,主要是一家子人都勤劳,只要没病,天天去大队上干活儿,就连小三水放假都会去地里捡麦穗。
至于张芳一家,基本就是能偷懒就偷懒,日子自然也不好过。加上嘴巴又厉害,在村子里很不招人喜欢。